高中历史新课程思想教育
日期:2011-09-17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399

高中历史新课程思想教育

                            蒋兴成

1、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科,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人性的教育。历史教学利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人文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使学生建立健全完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2、公民意识培养。21世纪是民主和法治大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公民必须要具备民主和法治素质。新教材在对学生进行民主和法治思想教育发面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必修1的政治文明史和选修1的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是对学生进行民主和法治教育的最好素材,此外必修2和必修3的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明史也可以间接进行民主法治教育。其实,纵观人类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的近现代化过程是一条主线,近现代化过程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是民主和法治素质的具备,也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建立。贯穿人的现代化历程,我认为这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和重要成就。我们人文科学的教师有责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民主和法治素质的现代公民,我也认为这是历史学科应承载的功能。民主和法治思想教育当务之急。

3、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设立历史学科,理应体现的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坚持政治导向性,服务于政治,但绝不是服从于政治。一句话,不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历史学科必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的发展导向,分析中国历史的发展原因,认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和探讨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些是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

4、世界化眼光和全球意识培养。历史学科连接着中国和世界,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在人们意识形态和知识系统中的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有机联系的,是一个整体,特别是真正的世界史形成以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地球村的形成,人类历史的发展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21世纪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世界化眼光和全球意识。通过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多视角、全方位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具备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核发:0 点击数:399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