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报第6期((总11期)
日期:2014-04-23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778

教 科 研 简 报

20132014学年  6     11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                                 20144

信息与情报

 


教育工作者谈"中国梦"教育:教育者先要有梦

 

从生命的角度规划人生

为什么要学习,孩子们茫然。为什么要读书,有学生反问,不读书干什么。”我们担忧,如果我们的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想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让每个学生找一找人生的坐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通过职业测试量表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理想教育,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存在的环境,设计自己的人生,思考度过怎样的一生。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探索,但不少还停留在学业、专业、职业选择的层面。其实可以看得更远,研究生命成长的规律,用真正对孩子有帮助、有触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从生命的角度去规划人生,让理想教育真正落地。

挖掘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告诉记者,理想教育不是开个班会,搞几次课外活动,是要关注每天的8节课、9节课中,教师在教些什么。中国梦要融入学习、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渗透进学生成长的每个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全员动员,把每个学科的德育资源发掘出来,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精心设计童眼看中国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美;开展小型的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遇见未来的你,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的教材、课程不是缺乏理想教育,而是技术至上、技能第一的倾向,把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湮没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是情感、价值观的熏陶。理想教育是所有学科老师的天职,改变育分不育人的现状,将学科本身教育人、滋养人的财富挖掘出来,以学科资源为核心,所有学科各司其职,才能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给学生一个做大梦的空间

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做大梦的空间。——“孩子本来就是有梦想的。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梦才能做得比较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从观念到做法都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强调,理想教育不能行政化三分热,沦为政绩工程离开基本的公民教育,离开自主办学,梦想就是空谈。熊丙奇建议,学校管理、建设、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制度都应转变。学校有自主权,才能有灵魂,有灵魂才能有个性,才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学生。

职业教育迎来中国梦教育活动

使每一个职校学生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快乐的生活!让每一个职校学生的家庭一样获得成功、幸福和尊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大批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就是职业教育中国梦的未来前景。

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的魅力。理想教育需要教育者有感情、有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各个层面,培养文化判断力。每个教师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有满腔热情、充沛精力和无穷智慧,创造适合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方法。教育和教育者做的改变很多。尽管难,但总要一步步去做。

 

探讨与研究

                                                                                                             中国教育病理药方——“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很垃圾

 

围绕中国教育的话语,概括其病症的最流行词汇莫过于“应试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频次的词汇当推“素质教育” ,“消极的教育观”,在这个高度竞争,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对现有的教育体系,可能做出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教育要消极一点,对学生成长不能太干扰

主张和提倡消极的教育观。怎么讲?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都应该积极进行,绝大多数工作都应该积极进行,但也有少数工作不能积极进行,比如家里要养花,不能太积极,太积极可能就养死了,我想大家直接间接地对养花有所了解。再有是看某一种病,对病人和大夫有共识积极地进行治疗(动手术)。手术完后,我听见大夫跟病人交代,回家后每天要清洗、敷药,但此后不要太勤了、别太积极了。我觉得这话深得很深刻,养花和去医院治病不能太积极,因为这是生命,是器官,它们本身有自己的自主性,能够自己运转和康复。当你面对学生和孩子时也一样,他们是更复杂的生命,是一个小宇宙,在想一些事和做一些事,对一个孩子不能太干扰,让他们像花一样生长,他的基因赋予他的生长,如果老是干预就会影响生长。养花动辄就换一个花盆,这个花好几天不能生长,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不能太积极,消极一点,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生命。

为什么要消极一点?不要把工作看得太重要,认为工作决定孩子的成就、方向、一生,没有那个事。有两个字眼:一个是“教”,一个是“学”,它们非常不平衡。我主张“教”消极一点,重要的是“学”,学生愿意学,有兴趣有积极性一切都有了。如果没有,老干扰,学生没有兴趣,产生不了自主性就报废了,就是废品。老话说得非常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对于这句话很多人不愿意领会。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7次,而且“教”字出现时不是今天“教(第四声)”的教,而是别的大而化之的东西,比如君主对百姓怎样,不是今天的“教”,说的全是“学”,孩子靠“学”不是靠“教”,“教”也不是教科目的知识,而是教他会“学”,这才是真的。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消极的教育观,不要太积极。当然希望大家不要狭隘理解,我是在时空下说的,如果在美国不需要这么说,因为他们的教育就比较消极,调整要积极一点,走“中庸”之道会好一点。

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很垃圾

大家都走独木桥,教育部解救的办法是素质教育,其实这个词汇很垃圾,这个词汇最后没有人理睬,如果理睬就麻烦了。在德国这个办法行之有效,两拨人各得其所,一拨人读高等教育,一拨人读职业学校。德国工业的秘密武器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得非常好,有很多人从来不想要读高等教育,就是想做一个拍拍胸脯、响当当的好技工,这也能得到不错的收入,也能在社会上获得尊重,也不愿意读书,为什么要读书?分流是符合人性的,因为这是扎实的基础,从人性上说,有很多人不愿意读书、不善于读书,这没什么不好,我会干别的,很多商人、政治领袖都不善于读书,而且比例不小。分流有人性上的依据,现在让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去读,是被父母绑架了,应该分流。但德国的路在中国很难走通,有三大障碍:一个是读不读,父母肯定捆绑,如果有两个、三个孩子会选择真爱读书的孩子,不愿意读就不读;现在不成,一对父母就一个孩子,读得读,不读也得读,现在人口政策已经宽松,家长们对这个事的态度可能会慢慢好转,但已经成病了,需要慢慢走。二是教育需要分流,现在不分流不行,但分流难乎其难。这个社会是一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如果我天分很高,不读行吗?不读注定就是二等华人,我天赋还可以,为什么要甘于做二等华人?德国做技工很有尊严,收入也不低,比博士生低一点,但别忘了比你多挣了六、七年的钱,你在苦读,我在这儿喝啤酒、谈恋爱,一生算下来比你差不了多少,而且玩得很高兴。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让贫富差距小起来,学习会非常异化,学不出来,因为学习根本不是凭兴趣自主的学习,而是变态地学习,两头都倒霉。三是当官,考公务员,为什么要重视高学历,这是荒诞的。做任何工作不都需要高学历,完全不需要博士学历。做官不一样,泡图书馆、实验室没用,应该当一个干部,从乡干部干起来。所以从官场开始到公司到方方面面的用人单位都应该看破这个把戏,找一个后生去你那儿干活,不要迷信学历,只有把下游的事看住,上游才能消减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读高学历的风气。

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注定拿不到诺贝尔奖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两个字:“复习”(教育中的“复习”)。不能复习太多,复习大多是领教学习的沉闷,花大量的时间领教学习沉闷,人们不可能有激情,注定学生厌学,那肯定就毁了、废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有很大部分时间是亢奋的,因为是新知,知道“牛顿定理”,觉得很微妙,一直围绕着它转,少年本身是好奇的,应该一直被新知诱惑着一直亢奋,如果亢奋不起来就越来越沉闷:三大定理我都读了,复习了10遍,怎么还要复习?早就及格了,但不行,后来考了80分不行,考90分不行,考了95分后,复习得非常厌倦,那这个孩子的学习就废了。所以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大学是读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注定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本来天赋非常好,可以做千里马,但让它拉一年磨,拉一年磨以后,让它做千里马,你把绳子解了,叫它撒着欢都不会,因为它的想象力被修理得没有了。中国全体青少年在高中三年级时要复习一年不学习的东西,假设有潜在的爱因斯坦一定被摧毁了,不可能有。

中国教育问题由来已久,那么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各界众矢之的,希望能破解教育难题的研究,归纳为三种比较主要的见解:第一,文化决定论。传统文化、科举文化、望子成龙、独生子女等,千百年来改变不了,文化决定了,这是一个深刻的传统。第二,制度决定论。今天学校所有的弊端,学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没有自主权,所有问题都可以推到行政体制、政治体制,至少先推到高考制度,高考不改,什么也没用,高考要改就得要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就得改政治体制。第三,环境决定论。中国整个社会性的贫富差距很大,教育中很多病态只不过是社会中的折射,很多溃败,要求教育独善其身好像也不现实。所以要一块改,制度不改,让教育改是不行的。

用生活教育概念取代素质教育

第一,素质教育是一个伪命题,第二这个措词是对语言的侮辱,为什么这么说? “素”按《辞海》里的解释是生丝、未染色;“质”是原来是什么样的,比如“文质彬彬”,“文”是后来的加工,“质”是爹妈给的,“文”是后天陶冶、包装。“素”最相似的词汇是“天分”,“素”“质”是这个意思,两个加起来还是这样的意思,所以“素质”这个词相当于天赋,能不能说一个词是天赋教育?什么是天赋教育?天赋是爹妈给的,教育是后天来的,这两个词搭连在一起很荒诞。素质教育是能力教育,搞考试的教育,搞真正有本领的教育,但能不能搞成?不能,因为竞争惨烈,导致学习变形。

那什么叫“素质”,素质是宽阔多样,不光要数学,包括音体美,那这些东西进不进高考项目?不进人家就不学?如果进入,马上会变形,比如考体育,得好好应试,比如考跑步不考游泳,我绝对不干游泳。跑步是长跑的话,绝对不搞短跑,马上把锻炼身体变成变形,就练一块肌肉,为了拿分。这块素质教育完全是一个伪命题。那它一个是科学理论?不是,为素质教育做理论阐述的人,他误解了马克思的一个名词,为什么误解?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生产者的素质”英语跟德语关系比较近,“生产者素质”是The producer of inclination,“inclination”翻译成“素质”合适吗?应该怎么翻译成中文?——“消费者的愿望可以决定厂商生产东西的倾向”,消费者愿意要红色的不要生产白色的,这不是素质,翻译错了,翻译错的人把咱们忽悠了,导致中国的教育出了错。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不是严格的教育理论,不值得作为学术,因为它师出无名,没有来源。它是90年代在第一线的老师创造出的一个概念,为了和应试教育相区别,所以有了素质教育,用意是全面发展,但因为没有理论构建,所以难以在教育生活中立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个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央文件是这么定义的,把中小学定义成“吹拉弹唱”,这是主科以外的教学,这是它的理论上的缺陷,理论上没有一个自圆其说的构建,不是一个教育科学,很难说服别人,说不清,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说清,这么多年来就成了一个现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今天还是这样的现实。所以我个人认为跟应试教育相对的、好的教育理论是有的,即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教育”,这意味着根据青少年成长的需要组织教学,把教育和生活打成一片,把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这是完整的、严格的、现代的教育理论。可我们放着很好的现成理论不用,而用这么一个东西,我们希望用生活教育概念取代素质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室

二〇一四年四月

                                       (本期责任编辑:蒋兴成)  共印29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                                 20144

信息与情报

 


教育工作者谈"中国梦"教育:教育者先要有梦

 

从生命的角度规划人生

为什么要学习,孩子们茫然。为什么要读书,有学生反问,不读书干什么。”我们担忧,如果我们的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想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让每个学生找一找人生的坐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通过职业测试量表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理想教育,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存在的环境,设计自己的人生,思考度过怎样的一生。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探索,但不少还停留在学业、专业、职业选择的层面。其实可以看得更远,研究生命成长的规律,用真正对孩子有帮助、有触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从生命的角度去规划人生,让理想教育真正落地。

挖掘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告诉记者,理想教育不是开个班会,搞几次课外活动,是要关注每天的8节课、9节课中,教师在教些什么。中国梦要融入学习、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渗透进学生成长的每个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全员动员,把每个学科的德育资源发掘出来,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精心设计童眼看中国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美;开展小型的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遇见未来的你,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的教材、课程不是缺乏理想教育,而是技术至上、技能第一的倾向,把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湮没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是情感、价值观的熏陶。理想教育是所有学科老师的天职,改变育分不育人的现状,将学科本身教育人、滋养人的财富挖掘出来,以学科资源为核心,所有学科各司其职,才能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给学生一个做大梦的空间

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做大梦的空间。——“孩子本来就是有梦想的。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梦才能做得比较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从观念到做法都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强调,理想教育不能行政化三分热,沦为政绩工程离开基本的公民教育,离开自主办学,梦想就是空谈。熊丙奇建议,学校管理、建设、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制度都应转变。学校有自主权,才能有灵魂,有灵魂才能有个性,才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学生。

职业教育迎来中国梦教育活动

使每一个职校学生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快乐的生活!让每一个职校学生的家庭一样获得成功、幸福和尊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大批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就是职业教育中国梦的未来前景。

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的魅力。理想教育需要教育者有感情、有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各个层面,培养文化判断力。每个教师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有满腔热情、充沛精力和无穷智慧,创造适合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方法。教育和教育者做的改变很多。尽管难,但总要一步步去做。

 

探讨与研究

                                                                                                             中国教育病理药方——“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很垃圾

 

围绕中国教育的话语,概括其病症的最流行词汇莫过于“应试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频次的词汇当推“素质教育” ,“消极的教育观”,在这个高度竞争,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对现有的教育体系,可能做出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教育要消极一点,对学生成长不能太干扰

主张和提倡消极的教育观。怎么讲?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都应该积极进行,绝大多数工作都应该积极进行,但也有少数工作不能积极进行,比如家里要养花,不能太积极,太积极可能就养死了,我想大家直接间接地对养花有所了解。再有是看某一种病,对病人和大夫有共识积极地进行治疗(动手术)。手术完后,我听见大夫跟病人交代,回家后每天要清洗、敷药,但此后不要太勤了、别太积极了。我觉得这话深得很深刻,养花和去医院治病不能太积极,因为这是生命,是器官,它们本身有自己的自主性,能够自己运转和康复。当你面对学生和孩子时也一样,他们是更复杂的生命,是一个小宇宙,在想一些事和做一些事,对一个孩子不能太干扰,让他们像花一样生长,他的基因赋予他的生长,如果老是干预就会影响生长。养花动辄就换一个花盆,这个花好几天不能生长,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不能太积极,消极一点,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生命。

为什么要消极一点?不要把工作看得太重要,认为工作决定孩子的成就、方向、一生,没有那个事。有两个字眼:一个是“教”,一个是“学”,它们非常不平衡。我主张“教”消极一点,重要的是“学”,学生愿意学,有兴趣有积极性一切都有了。如果没有,老干扰,学生没有兴趣,产生不了自主性就报废了,就是废品。老话说得非常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对于这句话很多人不愿意领会。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7次,而且“教”字出现时不是今天“教(第四声)”的教,而是别的大而化之的东西,比如君主对百姓怎样,不是今天的“教”,说的全是“学”,孩子靠“学”不是靠“教”,“教”也不是教科目的知识,而是教他会“学”,这才是真的。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消极的教育观,不要太积极。当然希望大家不要狭隘理解,我是在时空下说的,如果在美国不需要这么说,因为他们的教育就比较消极,调整要积极一点,走“中庸”之道会好一点。

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很垃圾

大家都走独木桥,教育部解救的办法是素质教育,其实这个词汇很垃圾,这个词汇最后没有人理睬,如果理睬就麻烦了。在德国这个办法行之有效,两拨人各得其所,一拨人读高等教育,一拨人读职业学校。德国工业的秘密武器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得非常好,有很多人从来不想要读高等教育,就是想做一个拍拍胸脯、响当当的好技工,这也能得到不错的收入,也能在社会上获得尊重,也不愿意读书,为什么要读书?分流是符合人性的,因为这是扎实的基础,从人性上说,有很多人不愿意读书、不善于读书,这没什么不好,我会干别的,很多商人、政治领袖都不善于读书,而且比例不小。分流有人性上的依据,现在让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去读,是被父母绑架了,应该分流。但德国的路在中国很难走通,有三大障碍:一个是读不读,父母肯定捆绑,如果有两个、三个孩子会选择真爱读书的孩子,不愿意读就不读;现在不成,一对父母就一个孩子,读得读,不读也得读,现在人口政策已经宽松,家长们对这个事的态度可能会慢慢好转,但已经成病了,需要慢慢走。二是教育需要分流,现在不分流不行,但分流难乎其难。这个社会是一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如果我天分很高,不读行吗?不读注定就是二等华人,我天赋还可以,为什么要甘于做二等华人?德国做技工很有尊严,收入也不低,比博士生低一点,但别忘了比你多挣了六、七年的钱,你在苦读,我在这儿喝啤酒、谈恋爱,一生算下来比你差不了多少,而且玩得很高兴。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让贫富差距小起来,学习会非常异化,学不出来,因为学习根本不是凭兴趣自主的学习,而是变态地学习,两头都倒霉。三是当官,考公务员,为什么要重视高学历,这是荒诞的。做任何工作不都需要高学历,完全不需要博士学历。做官不一样,泡图书馆、实验室没用,应该当一个干部,从乡干部干起来。所以从官场开始到公司到方方面面的用人单位都应该看破这个把戏,找一个后生去你那儿干活,不要迷信学历,只有把下游的事看住,上游才能消减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读高学历的风气。

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注定拿不到诺贝尔奖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两个字:“复习”(教育中的“复习”)。不能复习太多,复习大多是领教学习的沉闷,花大量的时间领教学习沉闷,人们不可能有激情,注定学生厌学,那肯定就毁了、废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有很大部分时间是亢奋的,因为是新知,知道“牛顿定理”,觉得很微妙,一直围绕着它转,少年本身是好奇的,应该一直被新知诱惑着一直亢奋,如果亢奋不起来就越来越沉闷:三大定理我都读了,复习了10遍,怎么还要复习?早就及格了,但不行,后来考了80分不行,考90分不行,考了95分后,复习得非常厌倦,那这个孩子的学习就废了。所以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大学是读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注定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本来天赋非常好,可以做千里马,但让它拉一年磨,拉一年磨以后,让它做千里马,你把绳子解了,叫它撒着欢都不会,因为它的想象力被修理得没有了。中国全体青少年在高中三年级时要复习一年不学习的东西,假设有潜在的爱因斯坦一定被摧毁了,不可能有。

中国教育问题由来已久,那么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各界众矢之的,希望能破解教育难题的研究,归纳为三种比较主要的见解:第一,文化决定论。传统文化、科举文化、望子成龙、独生子女等,千百年来改变不了,文化决定了,这是一个深刻的传统。第二,制度决定论。今天学校所有的弊端,学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没有自主权,所有问题都可以推到行政体制、政治体制,至少先推到高考制度,高考不改,什么也没用,高考要改就得要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就得改政治体制。第三,环境决定论。中国整个社会性的贫富差距很大,教育中很多病态只不过是社会中的折射,很多溃败,要求教育独善其身好像也不现实。所以要一块改,制度不改,让教育改是不行的。

用生活教育概念取代素质教育

第一,素质教育是一个伪命题,第二这个措词是对语言的侮辱,为什么这么说? “素”按《辞海》里的解释是生丝、未染色;“质”是原来是什么样的,比如“文质彬彬”,“文”是后来的加工,“质”是爹妈给的,“文”是后天陶冶、包装。“素”最相似的词汇是“天分”,“素”“质”是这个意思,两个加起来还是这样的意思,所以“素质”这个词相当于天赋,能不能说一个词是天赋教育?什么是天赋教育?天赋是爹妈给的,教育是后天来的,这两个词搭连在一起很荒诞。素质教育是能力教育,搞考试的教育,搞真正有本领的教育,但能不能搞成?不能,因为竞争惨烈,导致学习变形。

那什么叫“素质”,素质是宽阔多样,不光要数学,包括音体美,那这些东西进不进高考项目?不进人家就不学?如果进入,马上会变形,比如考体育,得好好应试,比如考跑步不考游泳,我绝对不干游泳。跑步是长跑的话,绝对不搞短跑,马上把锻炼身体变成变形,就练一块肌肉,为了拿分。这块素质教育完全是一个伪命题。那它一个是科学理论?不是,为素质教育做理论阐述的人,他误解了马克思的一个名词,为什么误解?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生产者的素质”英语跟德语关系比较近,“生产者素质”是The producer of inclination,“inclination”翻译成“素质”合适吗?应该怎么翻译成中文?——“消费者的愿望可以决定厂商生产东西的倾向”,消费者愿意要红色的不要生产白色的,这不是素质,翻译错了,翻译错的人把咱们忽悠了,导致中国的教育出了错。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不是严格的教育理论,不值得作为学术,因为它师出无名,没有来源。它是90年代在第一线的老师创造出的一个概念,为了和应试教育相区别,所以有了素质教育,用意是全面发展,但因为没有理论构建,所以难以在教育生活中立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个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央文件是这么定义的,把中小学定义成“吹拉弹唱”,这是主科以外的教学,这是它的理论上的缺陷,理论上没有一个自圆其说的构建,不是一个教育科学,很难说服别人,说不清,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说清,这么多年来就成了一个现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今天还是这样的现实。所以我个人认为跟应试教育相对的、好的教育理论是有的,即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教育”,这意味着根据青少年成长的需要组织教学,把教育和生活打成一片,把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这是完整的、严格的、现代的教育理论。可我们放着很好的现成理论不用,而用这么一个东西,我们希望用生活教育概念取代素质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室

二〇一四年四月

                                       (本期责任编辑:蒋兴成)  共印29


核发:0 点击数:778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