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工作总结
日期:2013-01-29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427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课题研究的总结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课题组

 

20115月我们申报的2011——2012年省级重点课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得到了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立项,随即我们在一个月内建立研究专班,列出研究计划,填写《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研究专门会议,并将大课题分为5个子课题给每位参与研究人员安排分工着手研究,其中唐龙老师负责技能型人才概念的研究,吴家芝老师负责技能型人才成长环境的研究,刘湘琼、杨耀显老师负责技能型人才成长保障的研究,王世芳、李杰老师负责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杨庚莲、蒋兴成老师负责技能型人才成长轨迹的研究,王启从老师负责总结管理工作并负责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规定了研究范围与时间,整体研究工作随即大面积铺开。经过课题组全体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在2012年下半年完成了所有课题研究的基础工作。在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幸得到了省、市职业教育研究和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得到了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务处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关照,得到了校外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坚持以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中职学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课题实施完全达到了预定的课题研究设计要求,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既有理有据又符合本地本校实际,所使用的数据都是研究人员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所使用的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都十分符合本课题研究。

在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地收集信息和各类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条分缕析的分析归纳,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加班累计超过2300多个学时,联系学生信息资源仅信息费一项就可能累计超过2000多元,走访的企业多达十几家,走访企业家、企业员工、社会成功人士等累计超过500人次以上。虽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和经费,但是我们觉得花的值得,相比我们的收获那只是九牛一毛。

收获一,提高了我们对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思想认识。过去我们一致认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只要能打工挣钱就行,所谓人才,有“人”无“才”也无所谓;现在我们认识到了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中等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中职生。

收获二,明确了职校教师神圣职责的真正含义。过去我们都认为,一个尽责的职校教师是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学生只要每一节课能够听懂教师的教学、会做作业就行了;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识到一个负责的中职教师不仅要知道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知道完成那些教学任务,怎样去完成这些任务,怎样才会达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收获三,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摸索的农村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3331”模式,改变了过去一谈到人才就重才轻人的片面做法,我们强调中等技能型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且以德为首;学校培养人才的渠道是搭建好三个舞台;校企合作的主旨是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在最近十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定向培养与订单培养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平分秋色,坚持低起点重德育少理论多实践的教育方针,坚持顶岗实习制度,坚持综合评价学生职业技能的做法,坚持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个模式还不算是一个十分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规律我们摸索的还很欠缺。

收获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中职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曲解中职教育的问题。比如,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定位;学生实习实践的课时设置;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与报酬;学生学习专业和学生从事职业之间矛盾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合理解决。这里不仅有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的问题,而且还可能有政府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发现,中职学校才会越办越好,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才会尽快变成现实。

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必然会促进中职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必定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起到一个极大地推动作用,我们每一位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我们也希望中职学校的领导也积极地行动起来,担当起研究职教,发展职教,振兴职教,繁荣职教的重责,使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

 20121220


核发:0 点击数:427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