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4-08-20 10:23:43  发布人:教务处  浏览量:56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与接续专业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九、毕业要求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幼儿保育

专业代码: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

四、职业面向与接续专业

(一)职业面向

面向托儿所服务、学前教育行业,保育师、育婴员等岗位(群)。本专业职业面向范围见表1所示。

表 1 幼儿保育专业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教育与体育大类(77)

所属专业类(代码)

教育类(7701)

对应行业(代码)

学前教育(8310)、托儿所服务(8020)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保育师(4-10-01-03)、育婴员(4-10-01-02)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幼儿保育

职业类证书举例

暂无

 

(二)接续专业

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大学相关专业。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学前教育、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学前教育。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幼儿保育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幼儿保育、安全健康照护、早期发展支持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面向教育行业的幼儿保育岗位(群),能够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幼儿照护服务等工作的保教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育幼领域文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爱幼儿,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具有在保教活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德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

(3)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2.知识目标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和护理基础知识;

(3)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预防与规范处理幼儿常见病症、意外伤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知识与技能;

(5)掌握观察、识别、记录幼儿的言行和情绪表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一门外语并能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3)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和护理基础知识,具有幼儿营养、喂养和健康、安全照护等方面的技能,具有科学组织和独立承担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工作的能力;

(4)具有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玩教具支持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有创设幼儿生活环境和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能力;

(5)具有运用卫生保健设备设施和智能分析软件开展幼儿安全、健康照护的能力,具有安全防范、检查、保护与教育宣传的能力;

(6)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观察、分析幼儿发展状况的能力,具有与幼儿、家长、教师沟通交流的合作共育能力;

(6)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9)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紧扣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面向,将“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等要求融入课程,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并贯彻落实到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课程类别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两类;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限定选修)课三类。具体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等11门。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包括:普通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3门。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发展心理基础、保育师基本技能、保育师口语与沟通、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等5门。

(2)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早期学习支持、婴幼儿感统训练、婴幼儿游戏指导、幼儿玩具制作与活动、家园社合作共育、技能高考复习或顶岗实习等7门。

(3)专业拓展(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幼儿绘本阅读与欣赏、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等3门。

(二)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6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318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 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352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能理解不同类型语言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提高职场语言沟通能力;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思维差异感知能力;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高跨文理解能力;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06

8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2

9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06

10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108

11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积累和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健全健康人格,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职业能力和生活品质。

36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从以下三门课中选两门或附件1中选一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2

公共选修课1

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史》、《职业素养》、《普通话》、《劳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

《网球》

《文学作品赏析》

36

13

公共选修课2

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学习:

《改革开放史》、《职业规划》、《职场礼仪》、《鼓舞青春》《旅游沟通技巧》

36

14

公共选修课2

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学习:

《社会主义发展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足球》、《摄影》

36

3.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5

幼儿教育学

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保育的一般原理,具有正确实施保育、辅助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 能力,能胜任保育员、育婴师等岗位。

144

16

幼儿发展心理基础

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 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216

17

保育师基本才艺

主要内容包括:简笔画、弹唱、乐理、舞蹈。掌握简笔画基础知识、器物简笔画、植物简笔画、动物简笔画、人物简笔画、景物简笔画、简笔画创编等。掌握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与非连音奏法 、连音奏法、C 大调、G 大调、F 大调、降 B 大调、 a 小调 、e 小调、d 小调等。掌握乐谱中的高低、长短、强弱、节奏组合、音程和弦、及各类符 号、标记的识别能力和记写能力,使学生在音乐理论上打下牢固的基础。掌握舞蹈技能、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

540

18

保育师口语与沟通

掌握普通话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等训练,确保保育师发音准确、清晰。掌握朗读技巧:学习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的朗读方法,提升朗读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培养保育师有效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学习如何建立积极、亲和的情感沟通关系,与幼儿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幼儿处理情绪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72

19

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

能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知识;能具有正确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观和教育观;能将这些技能合理地运用于具体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能达到幼儿教师的最基本能力和素养。形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各类托幼机构幼儿教师(保育员),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需要掌握保护和增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知 识,形成良好的保育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的方法。

72

 

4.专业核心课程

20

幼儿卫生与保健

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 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216

21

幼儿早期学习支持

掌握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规律及特点、目标和主要内容。能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特点, 支持幼儿早期发展。能科学合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玩教具,支持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

108

22

婴幼儿感统训练

掌握前庭觉训练、触觉训练、本体觉训练、视听觉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72

23

婴幼儿游戏指导

介绍游戏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其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婴幼儿游戏类型与特点,掌握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掌握游戏指导策略与方法。

108

24

幼儿玩具制作与活动

了解玩教具的相关概念,掌握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和构思方法,掌握幼儿园常见的玩教具种类及其设计构思要点,掌握幼儿园常见的各种玩教具的基本制作方法,能根据幼儿特点和教学活动要求设计玩教具,能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教具,能熟练操作各种自制玩教具。

72

25

家园社合作共育

掌握合作共育的概念、意义及原则, 并开展有效沟通。

能准确描述幼儿行为与表现,给予指导建议。能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宣传、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在各类活动中做好协助工作。

72

26

技能高考复习或顶岗实习

对照技能高考考纲,对相关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模拟考试,掌握每项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400

 

5.专业拓展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27

幼儿绘本阅读与欣赏

掌握绘本的特征、分类与赏析的指导策略,指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理解故事情节,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创造自己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情感和价值观,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90

28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 

介绍国家及地方在保教领域的主要政策法规,分析其内涵、目标和意义。阐述保育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要求和规范,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将所学的保教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90

29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

介绍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阐述幼儿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如安全感、归属感、自我实现等。训练学生观察幼儿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等。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和分析幼儿行为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引导策略。培养学生设计并实施幼儿行为引导策略的能力,包括正面激励、行为矫正等。

90

 

七、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进度总体计划

 

学期

教学总周数

常规教学

复习

考试

机动

假期

全年周数

20

18

1

1

12 

52 

20

18

1

1

20

18

1

1

12 

52 

20

18

1

1

20

18

1

1

12

52 

20

16

1 

3

合计

120

106

6

8

36

156

注:机动周安排军训、入学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教育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

分类

序号

课 程 名 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6周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6


2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36



2





3

哲学与人生

36

36




2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36





2



5

语文

318

212

106

3

3

3

3

3

3

6

数学

352

280

72

3

3

3

3

4

4

7

英语

106

70

36

1

1

1

1

1

1

8

历史

72

60

12

1

1

1

1



9

体育与健康

106

12

94

1

1

1

1

1

1

10

信息技术

108

54

54

6






11

艺术

36

24

12

1

1





小计

1242

856

386

18

12

11

11

9

9

公共选修课

12

公共选修课1

36

24

12

1

1





13

公共选修课2

36

24

12



1

1



14

公共选修课3

34

22

12





1

1

小计

106

70

36

1

1

1

1

1

1

专业基础课

15

幼儿教育学

144

48

96

4

4





16

幼儿发展心理基础

216

72

144



4

4

4


17

保育师基本技能

540

200

340

6

6

6

6

6


18

保育师口语与沟通

72

36

36




2

2


19

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

72

36

36





4




0









小计

1044

392

652

10

10

10

12

16

0

专业核心课

20

幼儿卫生与保健

216

36

180

6

6





21

幼儿早期学习支持

108

36

72


2

2

2



22

婴幼儿感统训练

72

36

36


4





23

婴幼儿游戏指导

108

36

72



6




24

幼儿玩具制作与活动

72

36

36




4



25

家园社合作共育

72

36

36





4


26

技能高考复习或顶岗实习

400

100

300






25



0









小计

1048

316

732

6

12

8

6

4

25

专业拓展课

27

幼儿绘本阅读与欣赏

90

36

54



5




28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

90

36

54




5



29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

90

27

63





5


小计

270

99

171

0

0

5

5

5

0

总计

3710

1733

1977

35

35

35

35

35

35

 

 (三) 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学时分配

占总学时比例

门数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占比

国家标准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11

1242

856

386

36%

占1/3

专业基础课

5

1044

392

652



专业核心课

7

1048

316

732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3

106

70

36

10%

≥10%

专业拓展课

3

270

99

171

合计

29

3710

1733

1977



占总学时比例



47%

53%



国家标准




≥5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师德师风。

1.队伍结构

专任教师队伍的数量、学历和职称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0∶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 2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 50%。

能够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托幼园所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学科)教研机制。

2.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托儿所服务行业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具有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3.专任教师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相关专业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托幼园所或实训基地锻炼,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托幼园所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聘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建立专门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基本要求

实训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实训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 能够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实训指导教师确定,能够满足开展幼儿生活照护、早期学习支持、安全照护、健康照护、行为观察与引导、家园社合作共育等实训活动的要求,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鼓励在实训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此外,各学校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开展幼儿音乐欣赏与表现、幼儿美术欣赏与表现、幼儿舞蹈欣赏与表现等拓展技能要求的实训室。

(1)生活保育实训室

配备生活保育虚拟训练系统、实训过程采集分析系统、婴儿多功能抚触台、幼儿用床、模拟仿真娃娃、可自由组合桌椅、托幼园所专用消毒柜、幼儿坐便器、收纳储物柜、幼儿生活活动用品等设备(设施),用于幼儿生活照护、早期学习支持、安全照护等的实训教学。

(2)教育活动实训室

配备教育活动虚拟训练系统、实训过程采集分析系统、可自由组合桌椅、单向玻璃、教具架、图书架、移动美工柜、玩具操作垫、幼儿教育训练用品、各类游戏活动材料等设备(设施),用于幼儿早期学习支持、行为观察与引导等的实训教学。

(3)卫生保健实训室

配备卫生保健虚拟训练系统、实训过程采集分析系统、幼儿园膳食餐营养计算分析软件、幼儿观察床、5m 对数视力表灯箱国家标准急救箱、电子精准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电子精准婴儿身长体重测量仪、紫外线消毒车、膳食宝塔模型、幼儿体能测试套装、心肺复苏模拟人、高级幼儿气道阻塞及 CPR 模型、幼儿口腔教学牙齿模型耳解剖模型、眼球解剖模型、人体呼吸系统模型、人体躯干模型、人体骨骼模型、收纳储物柜等设备(设施),用于幼儿安全照护、健康照护等的实训教学。

(4)语言技能实训室

配备语言技能实训系统管理平台、学情分析系统、普通话学习软件、耳麦、隔音桌椅、幼儿绘本作品、朗读学习软件包、客户端软件安装包、电子阅读机、地垫、书架、幼儿图书等设备(设施),用于幼儿绘本阅读与欣赏、保育师口语与沟通等的实训教学。

(5)智慧教室

配备智能实训设施设备、虚拟仿真软件、学情分析系统、数字化课程资源等设备(设施),用于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团队协作和分享的实践空间、支撑远程教学及专业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改革;同时用于保育师职业礼仪技能训练及毕业生招聘、求职前的仪表、仪态、演讲、辩论等音视频技术辅助的各项技能训练。。

3.实习场所基本要求

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经实地考察后,确定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条件完备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实习基地应能提供幼儿保育、幼儿照护等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应体现本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并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 年》《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师(征求意见稿)》《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育婴员》《幼儿园建设标准》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课程思政案例、托幼园所早期学习支持活动优质课、幼儿一日活动实录、托幼园所保教技能典型案例等相关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1.强化课程思政

全方位渗透思政课程,实践全过程全员育人教学理念:一是打造专业主线,按“课堂—课程—专业”实施全过程课程思政;二是建设教育磁场,构建“家校社学习场”育人空间,实现全方位课程思政;三是丰富教学力量,联合“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匠人名师”进行全员思政。推进思政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文化建设、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实践五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2.教学方法

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教学、探究式教学,运用头脑风暴法、游戏闯关法、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不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方案中,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推广学习体验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3.教学手段

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视频演示与认知实习相结合,教师示范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专项技术教学与综合实际应用相结合等。

4.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课程特点、教学环境支撑情况,通过整班教学、分组交流、现场体验、项目协作和顶岗实习等组织形式。采用课前引导预习、课上指导学习、课后辅导拓展的方式,让原本课上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得到更加灵活的补充和辅助。一切以学生为第一视角,让学生利用各种可能性资源。

(五)学习评价

应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做到三个结合: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应积极吸纳第三方(行业、企业、服务对象)实质性参与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1.评价原则

融通性。评价要体现职业教育“岗课赛证”互融互通的特点,可将职业岗位标准、技能竞赛要求、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等内容融入评价体系,尤其关注任务的完成度、完成效率、完成质量和创新度,全面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综合能力。

主体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让学生明确评价目标,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通过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交流,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

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注重整体性、过程性、发展性和先进性,能有效反映出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评价内容与手段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要引导教师利用评价结果来诊断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激励性。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功能,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鼓励自主学习。呈现评价结果时,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适当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多元性。要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不能简单地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估学生,多采用表现性评价语言,注重学生在不起点上的提升。

2.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实训以及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从业资格证考试、“1+X” 技能认证、志愿服务的成绩等。

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认识实习评价:采用实习报告、第三方满意度调查问卷与实际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真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顶岗实习评价: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从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等方面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评价运用

评价结果应重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发展变化。要结合学习过程,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评价结果进行个性化分析、发展性解读。评价结果的反馈,应注意方式和范围,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评价结果的判断和解读过程。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反馈方式。

(六)质量管理

为了能让制定的方案能顺利运行,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保障方案有效执行。

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学校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培养运行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实训运行机制。校企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工作,组织企业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制定实习训基地建设规划;制定《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保证学生校内外实训计划落实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职业能力;制定以企业技术人员评价为主体的学生实训评价体系。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企业指导老师等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建立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下企业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毕业生监管机制。学校应建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用“诊改”的思维,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和教师层面的质量建设。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达到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准予毕业。具体要求是:

1.操行鉴定考核合格以上;

2.规定所学课程考查考试达60分以上;

3.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因病或残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须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核发:邹明莆 点击数:56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