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报7
日期:2013-10-28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632

教 科 研 简 报

20133014学年  2      7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                               201310

 

【信息与情报】

中职学校的困境

中等职业学校,几年前才遭遇过毁灭性寒潮,现在又迎来了更加严酷的挑战。90年代末的时候,全国的中专学校似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到2000年,由于加入WTO,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用工量急剧上升,于是中职学校又悄然开始复苏,短期职业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到了2007年,国家政策性调整后,职业培训学校几乎在一夜之间又从人间蒸发,而此时的中专学校也不乐观,而且其“悲惨”命运也许是空前绝后——中职学校正遭遇生源的瓶颈。这一次,中职学校还会迎来春天吗?  研究一下中职学校现在的处境,不难发现生源数量上严重缺乏、生源数量及质量明显下降——中职学校的发展真正是举步维艰。中职学校目前的困境如下。 

中职学校的困局

1、学校数量较多而生源较少。据2012年统计数据推测:自2006年直2013年期间,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可想而知,如果我国教育体制仍未改变,那在未来的二三年后,中职生源趋于枯竭。

2、专业重复设置而精品专业较少。纵观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大同小异。各校为了能多招生,凡是多数学生想学的专业都要开设,也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条件开设某些专业,也不管这些专业的前景如何,只是眼下能吸引学生,大家就“一哄而上”,这样,势必导致各种后患问题的出现。 

3、开支逐步增加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首先,招生费用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杀手。国务院及教育部虽然明确规定严禁买卖生源、严禁招生贿赂,由于现在生源的急剧减少,各学校为了能尽可能多地招生,往往不惜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来招生——虽然没有人愿意让别人分走学生应缴的学杂费,但谁敢保证别人都不会巧立名目地给予招生回扣?何况,各校常年派车派人在外发展招生网络以及召开各种形式的招生会议、电视广告与平面广告、重复循环的招生走访、专车接学生看校与报到、大量招待学生及家长以及招生人员------招生的费用最高可摊销到1800/人,最少也摊销到1000/人。占据了学生学费的45.5%——82%,可想而知,学校只忙于拼命抢占生源数量,还哪有资金来从事教学?更不用说添置教学设备与学校发展了。几乎各学校都会常年派人(派车)在各县市深入到乡、镇、村去发展网络招生人员,仅就其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就占据很大的比例;每招一个学生,平将上门走访56次,费尽口舌、绞尽脑汁,还有其它学校的招生人员重复同样的工作,学生平均要接待67所学校的说教;学校为了稳定招生人员,重金贿赂初三班主任、村干部及其它招生教师,出现了一大批“招生专业户”。现在每招一个学生最少要支付600元(还要另报销来校车费及招待费),最高达到了1500元;有时为了尽快将学生接到学校,不惜派专车到学生家中,有时仅用车成本费就高达400/人,还不含人工成本与招生费支出;为了吸引学生,将学生一批批免费派车接至学校参观,还免费请吃请喝,有的学生也乐意在暑假期间四处享受免费“旅游与观光”,学校因此浪费大批费用却收效甚微;更有甚者,部分招生人员“深入虎穴”,将已入学的学生硬生生的诱导转学,直接导致冲突发生------ 不仅如此,恶性招生竞争还导致了校校之间相互抵毁、治安恶化、腐败滋生、误人子弟等恶性后果。 

其次,国家对中职生的生活资助费用到帐时间严重滞后,直接导致学校资金链断裂,学校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中职学校的资金来源不足,加之每年对固定资产与实验设施的持续投入,要维持学校持续发展的资金本已受到限制,加之物价飞涨而学费与生活费没涨,还有绝大部份学生强行将国家资助抵交学费。也正因此,很多不明原因的学生及家长对严格执行助学金政策的学校持怀疑态度,或认为学校在使用欺骗手段,他们更乐意将资助金抵扣学费来得实在。基于这个原因,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实行不正当竞争,纷纷承诺将资助金抵扣应交学费,但国家资助的一再推迟到位,使大部分学校资金短缺,发不出工资也无力支付正常的教学开支,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正常生存,更难以谈及发展。 

4、学生质量“两差(入口差与出口差)”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初中生优先选择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有条件的家庭还选择初中复读,没条件的家庭才最后选择读中职,只有极少数分数较高的学生因各种原因选择读中职,结果中职学校成了低分学生的集合地,大量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都不会,很多学生连最常见的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都不知道!—— 由于中职学生的这种特殊性,一半以上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加之部分中职学校的设备陈旧、双师型教师难以供养,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面试时还数不出自己在校学了什么课程。现在的中职学校几乎都认可“中职生不成材但希望能够成人”的办学目标。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选择“快进快出”的原则来节约教学成本,三年制的学生在校读一年,二年制的学生在校读半年,有的学校差不多成了劳动力中转站,因此,学生的质量完全得不到保证,用人单位越来越惊叹中职生素质低下时发出真正意义上“技能人才”的稀缺的感叹。

5、职教相关法制不健全,招生市场混乱。(1)、中职招生工作没有立法,形成了无序恶性竞争、贿赂招生。  2)、企业用工与农民工就业缺乏监管力度,对非法用工与非法中介惩处力度太小。(3)、中职生的学籍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校的学习与管理的监督机制缺乏,导致短期培训生可以冒充中职生享受国家资助与中专文凭。  4)、国家已经明文规定对中职生资助的费用到帐时间,但务必要贯彻落实资助政策,及时按规定的每年九月开始逐月到达学生帐户。

6、信息不畅通,导致招生不择手段的无序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每所学校只宣扬自己的优势而避免涉及自己教育质量“缺陷”的信息。普遍存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因此,学生家长很难获得学校的真实信息,一些不法学校也乘机发布虚假的信息甚至对其它学校进行恶意攻击,最后让学生和家长莫衷一是、晕头转向。同时,中职生就业效率差而导致社会信用缺失。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重缩水已经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加之学生质量太差,就业效率太低而引起了社会对职教的更大偏见。很多人认为读不读书都是一样的就业效果,那何必要花钱读中职呢?

 

                                                                     

探讨与研究

 

走出困境的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 

1、构建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使两种教育具有同等的发展空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法》的实施,而且教育部也明确批示高中与中职招生比例接近11,那么为什么不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呢?首先,将“高中——普教专科/普教本科”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并行,再由“本科(含普教本科与职教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行排序和取得报考资格。目前的职业教育只是在口头上喊重视与提倡发展,但从体系上来说,职业教育只是“穷途末路(最多就是考到高职,再不会有更高的层次了)”,更何况,高职也几乎只有普高与极少数职高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而在中职生以后,似乎没有可进一步深造的职业教育体制。因此,职业教育也应设立各级重点学校,有市级重点,还有区级重点学校和普通中职学校,正如高中阶段的一中与普高。初中毕业生按中考成绩进行划线录取,同阶段的普教与职教录取分数线一致、录取时间同步。否则,人们对今后求知空间与发展前景的渴望以及对考大学的片面追求,就只有上高中的唯一选择。事实上,就目前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远远不如从前,当然录取的分数线也大大降低了。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既达不到理论的高度又没有职业技术的精度,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大军,导致很多大学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还出现大学生待业大军,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其次,规范中职招生工作后,设立一定限度的入学门槛,再对中职生采取全额免费或部分补贴的支持政策。就目前教育体制下,不少的中职生根本就不想学习,更不愿意在学校“无聊”地生活二、三年,这部分学生占用了大量国家资助费,也让学生不珍惜国家资源而造成了事实上的资源浪费。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而让那些想学习的学生才能享受国家资助? 

2、规范学校审批权限,规范学校名称的使用。根据办学层次进行严格的审批权限制,对具有学历教育的学校与非学历教育的学校应该在名称上有直观的区别,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是对职业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因此,对劳动部门管辖的短期培训机构的招生对象也应有年龄限制,否则不仅在其培训结束还达不到实习年龄,还导致双方无序抢夺生源。 

3、严格专业设置,加快中职招生程序与宣传的立法工作。根据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规模进行评估,根据办学能力批准设置专业和分配招生名额。对没有自有土地而租赁校舍或假联合办学而实为租赁校舍等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应该坚决予以取缔,鼓励与社会需求接轨,允许开办新兴行业的专业。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教学资源与生源比例失调。 

4、各地教育部门统筹生源,统一组织考试与招生工作。由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志愿实行网上录取、阳光招生。对非正式录取的学生进行严格名额限制与资格审批,否则不得享受国家资助。坚决制止特权招生与地方保护,坚决制止招生贿赂。对经核实确属违规的行为必须给予坚决打击、从重从严处罚,使之不敢再轻易擅越雷区。从严控制招收生源开始,已被录取的学生档案从网上标记出来,其它学校不能重复录取,加之核定生源数量与专业等,再想作弊就很难了。

  5、加强中职学生的学籍、教学质量、在校时间等进行统一管理。每年对中职生组织统考与实训考核,将考核成绩列入对学校办学能力的考核指标。强化“升学”是现实的家长、学生的“刚需 ”,让优秀的中职学生也能上大学。

6、鼓励特色办学与精品工程,控制招生层次混乱。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专业要求也趋于进一步的细分,不同层次的学校还是专心于自己的教育工作,避免成为“万精油”,否则精力与财力都无法配匹。因此,我认为高校不要开设中职班但为中职提供交流渠道;中职不要开设培训班,但为资源共享提供方便。高校专心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中职专心培养熟练操作人员,各攻一术,相互贯通。

 二、给与普通学校真正实现平等待遇。特别是在土地审批、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教师财政编制、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职业学校是教育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灵活的机制、以质量求生存和对学生更加负责的态度、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些,对普通学校还能起到一种促进和补充作用。 

三、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增加透明度。政府应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新闻媒体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四、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一专多能,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积极制定和推行岗位准入政策,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对企业非法用工与社会非法中介进行有奖举报、快速反应,对出现问题的单位与个人要给予从严处罚,使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有效地扼制各种非法行为再次发生。

 六、大力推动校企结合,鼓励工厂办进中职学校。对实行校企结合的企业要给予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对接收中职学生实习的企业也给予政策性的优惠。中职学生只有将学习融入到实际生产中才会有真实体会,也才会有新的突破。 

七、 政府不仅要确保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大力鼓励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捐赠,对捐赠的企业给予政策性的照顾。

 

 

 

教育科学研究室

二〇一三年十月


核发:0 点击数:63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